哪些人特别容易得大肠癌,要特别注意预防呢?我想看看我是不是高危人群呢?
这位朋友您好:
1、一级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有两人或两人以上患过大肠癌;或有一个50岁以前患大肠癌,则本人罹患几率大,因为大肠癌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2、患过大肠癌、大肠腺瘤或息肉已经治疗(如手术、肠镜下电切)者。
3、曾患妇科恶性肿瘤并接受过盆腔放疗者。
4、胆囊切除术后10年以上者:
5、本人患过重症溃疡性结肠炎十年以上未愈者。
6、FAP及HNPCC家族成员。
7、出现不明原因大便习惯改变或粪便异常。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大肠癌专题:http://www.fh21.com.cn/zhongliu/dca/
染色体芯片检查通常建议有遗传病家族史、不明原因发育迟缓、反复流产、生育过染色体异常患儿或存在特殊面容的人群进行。该检查能高效检测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主要适用对象包括有遗传病风险的夫妇、发育异常儿童、不良孕产史女性、先天性畸形患者、不孕不育夫妇。
1、遗传病风险夫妇:
若夫妻一方携带已知遗传病基因或家族中有染色体异常病史,孕前进行染色体芯片检查可评估胎儿患病风险。例如平衡易位携带者生育时可能出现染色体不平衡分离,导致胚胎异常。此类人群需结合遗传咨询制定生育方案。
2、发育异常儿童:
存在智力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运动功能迟缓的儿童,约15%-20%可检出致病性拷贝数变异。检查能明确如天使综合征、猫叫综合征等疾病诊断,为康复训练提供依据。典型表现为全面性发育里程碑延迟伴特殊行为特征。
3、不良孕产史女性:
连续发生2次及以上自然流产,或曾生育过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病患儿的女性,再次妊娠时推荐进行芯片检查。数据显示约50%的早期流产胚胎存在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查可指导后续妊娠管理。
4、先天性畸形患者:
多发畸形合并内脏异常的新生儿,常见于22q11.2缺失综合征等微缺失疾病。芯片检查比传统核型分析分辨率高100倍,能检出5Mb以下的微小异常,对心脏畸形、腭裂等表型有较高诊断价值。
5、不孕不育夫妇:
原发性闭经、严重少弱精症等生殖功能障碍患者中,约10%存在性染色体微缺失。Y染色体AZF区域缺失会导致无精症,X染色体Xq28重复可能引起卵巢早衰,明确病因后可选择辅助生殖技术干预。
备孕夫妇可提前三个月补充叶酸,每日摄入400微克有助于降低胎儿神经管缺陷风险。孕期保持适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每周3次、每次30分钟能改善血液循环。发现染色体异常后应定期进行产前超声监测,避免接触电离辐射和致畸药物,建立个性化膳食计划确保蛋白质与微量元素摄入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