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患者您好:
从解剖学上分析,不论是哪种结肠手术,其供血动脉术中暴露清楚,均可以做到直视下操作。因此结肠癌手术后,一般较少发生大出血。但左侧脾曲结肠癌手术中,如脾结肠韧带较短,可能会误伤脾脏导致出血。或者肿瘤侵犯至粘膜外与脾下极粘连,分离脾脏周围时导致出血。
另外结肠血管结扎不确实,或者电刀烧灼直径大于3mm的血管后血痂脱落也可能导致大出血的出现。因此术中强调结扎确实,操作规范仔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本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应放置引流管观察引流量,如引流量较多,或者术后早期出现休克等临床症状时应警惕大出血的可能。处理上一般可先保守观察,积极进行输血,补液等抗休克治疗。如出血量持续增加或者休克症状不能改善,则需再次探查止血。腹腔引流管是观察有无腹腔出血的重要渠道,要妥善保护,防止脱落。
结肠癌手术后容易复发,为了防止复发,西医一般要放疗化疗,由于放疗化疗没有辨别能力,所以需要重复放化疗,多次放化疗以后,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容易转移,建议在西医治疗的时候,及时采取中医手段,针对患者体质,采取免疫治疗,和西医营养支持治疗。
详情请登陆飞华健康网结肠癌频道: 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
肛瘘术后大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药物止血、手术止血等方式治疗。肛瘘术后大出血通常由手术创面血管损伤、凝血功能障碍、感染等因素引起。
1、压迫止血:术后大出血时,立即用无菌纱布或棉垫压迫出血部位,保持局部压力,减少出血量。压迫时间通常为10-15分钟,若出血未止,需及时就医。
2、药物止血:对于轻度出血,可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片每次500mg,每日3次、维生素K1注射液每次10mg,每日1次等,帮助促进凝血功能,减少出血。
3、手术止血:若压迫和药物止血无效,需进行手术止血。手术方式包括电凝止血、缝合止血等,具体选择根据出血部位和严重程度决定。
4、凝血功能检查:术后大出血可能与凝血功能障碍有关,需进行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检查,评估凝血功能,必要时补充凝血因子。
5、感染控制:术后感染可能导致创面出血,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每次500mg,每日2次或阿莫西林胶囊每次500mg,每日3次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术后患者需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促进伤口愈合。适当进行轻度活动,避免久坐,保持肛门部位清洁干燥,定期复查,观察创面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