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不吃药可能自愈,但通常建议及时用药治疗。尿道炎能否自愈与感染类型、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主要分为细菌性尿道炎和非细菌性尿道炎两种情况。
细菌性尿道炎多由大肠埃希菌等病原体引起,单纯依靠多饮水、保持清洁等生活调节可能无法彻底清除病原体。拖延治疗可能导致感染上行至膀胱或肾脏,出现尿频尿急加重、腰痛发热等症状。临床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需遵医嘱完成疗程。
非细菌性尿道炎可能与物理刺激、化学物质接触有关,如过度摩擦或沐浴露残留。这类情况通过减少刺激源、增加排尿冲刷尿道等措施,部分患者症状可逐渐缓解。但若出现脓性分泌物或持续疼痛,仍需排查支原体等特殊病原体感染。
尿道炎患者日常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憋尿及会阴部潮湿。选择纯棉透气内裤,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可适量食用冬瓜、绿豆等利尿食材。若症状超过3天未缓解或出现血尿、发热,须立即就医进行尿常规和病原学检查,避免延误治疗导致慢性炎症或肾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