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起小米粒疙瘩可能由毛周角化症、湿疹、汗疱疹、接触性皮炎或痱子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护理、外用药物、避免刺激源等方式缓解。
1、毛周角化症:
毛周角化症俗称鸡皮肤,表现为毛囊口角化异常形成的小颗粒。该病与遗传因素相关,冬季干燥时加重。建议使用含尿素或水杨酸的润肤乳软化角质,避免过度搓洗。
2、湿疹:
湿疹可能由过敏或皮肤屏障受损导致,常伴随瘙痒和红斑。急性期需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激素药膏,慢性期加强保湿修复。
3、汗疱疹:
夏季多发于汗腺密集部位,呈透明小水疱状。与排汗不畅、精神紧张有关。保持患处干燥通风,严重时可短期使用炉甘石洗剂收敛止痒。
4、接触性皮炎:
接触洗涤剂、金属饰品等致敏物后出现密集丘疹。需立即用清水冲洗患处,记录可疑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抗过敏。
5、痱子:
高温闷热环境下汗液滞留形成晶状小疹。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保持环境温度25℃左右,洗澡水温不宜超过38℃。
日常应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清洁患处,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霜锁住水分。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E。若疙瘩持续增大、化脓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诊排除真菌感染或其他皮肤疾病。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皮肤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