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是夏秋季节常见的急性肠道疾患之一。其临床表现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浓血样大便为特点。
中医把痢疾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湿热性:症状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下痢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等。治宜清热利湿、调气行血为主。
2.疫毒痢(中毒性痢疾):症状是发病急骤、高热可渴、腹痛烦躁、里急后重、便下紫色浓血,甚至神志不清等。治宜清热开窍、凉血解毒。
3.寒湿痢:症状是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白多红少或纯白粘液、纳少腕胀、精神倦怠等。治宜温中燥湿、行气消滞。
4.休息痢(慢性痢疾):症状是痢疾时止时作,临厕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夹有粘液、精神倦怠、食少畏寒等。治宜温中健脾、清热化湿。
一、自疗要点
1.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食不洁瓜果,不吃变质食物,做到饥饱有度,不酗酒,以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
2.切生熟菜的刀具及砧板最好能分开,如无条件者,至少在每次使用前用开水烫一下。
3.注意身体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4.夏秋季节不能贪凉过度。
5.保持情绪舒畅,避免抑郁、忧思、恼怒过度。
6.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7.患者应注意隔离与卧床休息。
8.饮食以半流质为主,忌辛辣、生冷与油腻的食品。
二、自疗方法
(一)内治法
1.成药
(1)香连丸,1日3次,每次服6克。用于湿热痢。
(2)安宫牛黄丸,1日2次,每次服1丸。用于疫毒痢。
(3)六合定中丸,1日2次,每次服6克。用于寒湿痢。
(4)人参健脾丸,1日3次,每次服6克。用于休息痢。
2.单验方
(1)白头翁30克、川连5克、木香6克、银花15克、甘草6克,水煎服,1日2次,用于湿热痢。
(2)黄连6克、地榆30克,水煎服,1日2次。用于疫毒痢。
(3)鲜黄荆叶150克,浓煎取汁,1日3次服完。用于寒湿痢。
(4)干姜10克、白术15克、山药30克、水煎服,1日2次。用于休息痢。
3.食疗方
(1)粳米50克、苡仁30克、马齿苋30克,共煮粥吃,1日2次。用于湿热痢。
(2)活鲫鱼500克、大蒜2只。将鱼洗净,大蒜去皮,一起煮汤,加调料食之,每日1次。用于疫毒痢。
(3)粳米50克、生姜20克、苋仁30克,共煮粥食之,1日2次。用于寒湿痢。
(4)粳米50克、苋仁30克、生姜10克、红枣10枚,共煮粥吃,每日1-2次。用于休息痢。
(二)外治法
1.行军散0.6克,用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用纱布固定。每日换一次。用于湿热痢及疫毒痢。
2.吴茱萸适量,研末用醋调成糊状,敷脐部及两足心(涌泉穴),外用纱布固定,每日换一次。用于寒湿痢及久痢。
三、自疗误区
1.痢疾初起滥用收涩药,会产生闭门留寇之弊。
2.痢疾的治疗力求彻底,以免转为慢性,耗伤身体。
3.疫毒痢来势迅猛,病情严重而多变,不可延误,应去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4.病后不宜立即进补,特别是含脂类高的食物,应逐步增加,否则不仅无益,反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