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患者的大便通常表现为黏液脓血便、水样便、里急后重感及排便频繁,严重者可出现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1. 黏液脓血便痢疾杆菌侵袭肠黏膜导致溃疡形成,粪便中混有大量黏液、脓液及新鲜血液,呈粉红色或暗红色果酱样。
2. 水样便细菌毒素刺激肠道分泌增多,早期可能出现黄色稀水样便,每日排便可达数十次,伴有强烈异味。
3. 里急后重感直肠炎症导致肛门坠胀,患者频繁产生便意但排便量少,排便后仍有未排净感。
4. 排便频繁重症患者24小时内排便超过20次,伴随发热、腹痛等症状,需警惕中毒性痢疾可能。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治疗期间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