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烧伴随口腔疱疹可通过抗病毒治疗、退热处理、口腔护理、补液支持及隔离防护等方式缓解,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口腔黏膜损伤、继发细菌感染或接触传播等因素引起。
1、抗病毒治疗:
疱疹多由单纯疱疹病毒或柯萨奇病毒引起,临床常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早期用药可缩短病程,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能需联用抗生素。
2、退热处理:
体温超过38.5℃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保持室温24-26℃。持续高热需警惕热性惊厥。
3、口腔护理:
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面,可用生理盐水或儿童专用漱口水清洁口腔。避免酸性或刺激性食物,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局部可喷涂西瓜霜喷雾剂促进黏膜修复。
4、补液支持:
发热及口腔疼痛易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母乳喂养婴儿可增加哺乳频次。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裂等脱水表现时需及时就医。
5、隔离防护:
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具有传染性,患儿餐具毛巾应专用,避免接触其他儿童。痊愈后需更换牙刷等个人物品,幼儿园儿童建议症状消失后隔离一周。
患病期间建议选择米汤、藕粉、蒸蛋等温凉软食,避免柑橘类水果等酸性食物刺激溃疡。保持每日饮水1000-1500毫升,室内湿度50%-60%有利于呼吸道舒适。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但需注意维生素C过量可能加重腹泻。体温正常3天后可逐步恢复活动,但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家长接触患儿后需规范洗手,患儿衣物建议60℃以上热水浸泡消毒。若疱疹持续超过10天不愈或出现嗜睡、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