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停止发育可能由染色体异常、母体内分泌失调、子宫结构异常、免疫因素及感染因素等原因引起。
1、染色体异常: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停育的最常见原因,约占早期流产的50%-60%。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会影响胚胎正常分裂和发育,常见于高龄孕妇或父母存在染色体平衡易位等情况。此类情况需通过绒毛或胚胎组织染色体检测确诊。
2、内分泌失调:
母体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异常或未控制的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会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或血糖控制不佳。孕激素水平低下会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高血糖环境则可能干扰胚胎着床后的血管形成。
3、子宫结构异常:
子宫纵隔、宫腔粘连或粘膜下肌瘤等解剖结构问题,可能限制胚胎生长空间或影响子宫内膜血供。其中宫腔粘连多继发于多次人工流产术后,表现为月经量减少伴周期性腹痛,需通过宫腔镜检查确诊。
4、免疫因素: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胎盘血管血栓形成,阻断胚胎营养供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反复流产伴血小板减少,需检测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等指标。
5、感染因素:
弓形虫、风疹病毒或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直接损害胚胎细胞。孕期发热超过39摄氏度持续48小时以上,或存在不明原因阴道分泌物增多时,需进行TORCH系列筛查。
建议备孕前3个月进行孕前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血糖监测和病毒抗体筛查。发现胚胎停育后应完善绒毛染色体检测,流产后需避孕3-6个月。日常注意补充叶酸,避免接触放射线及化学毒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降低风险。再次妊娠后需加强孕早期监测,必要时进行免疫治疗或黄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