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骨质疏松是由于骨密度下降导致的骨骼脆弱,饮食中补充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是关键。通过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补充维生素D如鱼类、蛋黄,以及适量蛋白质如瘦肉、鸡蛋,可以有效改善骨质疏松。
1、钙的补充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缺乏钙会导致骨密度下降。日常饮食中,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是钙的优质来源。豆制品如豆腐、豆浆也含有丰富的钙。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以选择钙强化食品或钙补充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维生素D的摄入
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骨骼健康。阳光是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每天适度晒太阳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食物中,深海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以及蛋黄、蘑菇等也富含维生素D。对于日照不足的人群,可以考虑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3、蛋白质的适量摄入
蛋白质是骨骼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量摄入会增加钙的流失。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鸡蛋、鱼类,有助于维持骨骼强度。植物性蛋白质如豆类、坚果也是不错的选择。高蛋白饮食应与钙的摄入平衡,避免对骨骼造成负面影响。
4、其他营养素的补充
除了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镁、锌、维生素K等营养素也对骨骼健康有重要作用。绿叶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富含镁和维生素K,坚果和种子则提供锌。均衡饮食,多样化摄入这些营养素,有助于全面改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饮食调理需要长期坚持,结合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提升骨密度,预防骨折风险。如果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