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术后可能出现脑脊液鼻漏、尿崩症、垂体功能减退、视力障碍、颅内感染、电解质紊乱、鼻腔出血、脑膜炎等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方式、肿瘤大小、患者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相关,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干预。
1、脑脊液鼻漏术中硬脑膜破损可能导致脑脊液经鼻腔流出,表现为清亮液体持续滴漏。轻度漏液可通过头高卧位、限制活动等保守治疗缓解,严重者需行腰大池引流或手术修补。术后避免用力擤鼻、咳嗽等增加颅内压的动作。
2、尿崩症手术损伤下丘脑-垂体后叶轴会导致抗利尿激素缺乏,患者出现多尿、烦渴,每日尿量可达5-10升。需监测尿比重和血钠水平,轻症通过口服去氨加压素控制,重症需静脉用药。需记录24小时出入量并预防脱水。
3、垂体功能减退腺垂体损伤可引起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缺乏。表现为乏力、低血压、低血糖等,需检测靶腺激素水平。长期替代治疗包括左甲状腺素钠、氢化可的松等药物,应激状态下需调整剂量。
4、视力障碍视神经或视交叉受压可能导致视野缺损、视力下降。术后需定期眼科检查,视神经水肿可予甘露醇脱水治疗。多数患者3-6个月逐渐恢复,严重视神经萎缩者预后较差。
5、颅内感染开颅手术可能引发脑膜炎或脑脓肿,表现为发热、头痛、颈强直。需行脑脊液检查确诊,经验性使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性抗生素可降低感染概率。
6、电解质紊乱尿崩症或肾上腺功能不足易导致低钠血症,表现为恶心、嗜睡。需每日监测电解质,限制液体摄入并补充氯化钠。高钠血症多与过量使用去氨加压素相关,需调整用药剂量。
7、鼻腔出血经鼻蝶窦入路可能损伤筛动脉,术后24小时内易发生鼻衄。少量出血可压迫止血,活动性出血需鼻腔填塞或电凝止血。术后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鼻腔湿润有助于预防。
8、脑膜炎细菌或化学性脑膜炎可出现高热、剧烈头痛。除抗生素治疗外,腰穿放液可缓解症状。术后发热需警惕该并发症,脑膜刺激征阳性时需及时腰椎穿刺明确诊断。
垂体瘤术后需长期随访内分泌功能,定期复查垂体MRI。日常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撞击,睡眠时抬高床头。出现头痛加重、持续发热、意识改变等需立即就医。术后3-6个月是并发症高发期,建议建立完善的随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