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后有刺痛感可能与尿路感染、尿道结石、前列腺炎、阴道炎、尿道损伤等因素有关。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通常伴随尿频尿急等症状;尿道结石可能引起排尿中断或血尿;前列腺炎多见于男性,可伴随会阴部胀痛;阴道炎常见于女性,多伴有分泌物异常;尿道损伤可能由器械检查或性生活导致。
1、尿路感染细菌侵入尿道或膀胱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大肠杆菌是最常见致病菌。典型表现为排尿末灼痛感,可能伴随尿液浑浊、下腹坠胀。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治疗期间需多饮水促进细菌排出。
2、尿道结石结石移动时划伤尿道黏膜导致刺痛,常见于肾结石下行至尿道的情况。疼痛多呈刀割样,可能放射至阴茎头或会阴部,部分患者出现排尿突然中断现象。可通过超声定位结石大小,较小结石可服用排石颗粒配合大量饮水,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
3、前列腺炎男性前列腺充血肿胀压迫尿道,排尿时前列腺液逆流刺激神经末梢。除排尿痛外还可出现尿线变细、夜尿增多,直肠指检可触及肿大前列腺。可选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缓解排尿困难,配合普乐安片改善腺体微循环,急性期需加用抗生素。
4、阴道炎女性阴道与尿道解剖位置邻近,滴虫或霉菌感染易波及尿道口。常见外阴瘙痒伴豆腐渣样分泌物,排尿时分泌物刺激尿道产生烧灼感。需根据病原体选择克霉唑阴道片或甲硝唑栓,伴侣需同步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5、尿道损伤导尿操作或性行为过度摩擦导致尿道黏膜破损,排尿时尿液刺激创面引发锐痛。可能伴随少量鲜红色血尿,一般无全身症状。轻微损伤可通过多饮水稀释尿液缓解,严重裂伤需留置导尿管促进黏膜修复。
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每天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长时间憋尿。女性排便后擦拭应从前向后,性生活前后及时排尿冲洗尿道。出现血尿、发热或腰痛症状需立即就医,糖尿病患者及孕妇出现排尿痛应尽早完善尿常规检查。饮食上减少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尿道黏膜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