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可通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保持安静休息、调整呼吸、监测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急救。心绞痛通常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情绪激动、体力活动过度、寒冷刺激等原因引起。
1、药物急救:心绞痛发作时,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3-0.6毫克,帮助扩张冠状动脉,缓解疼痛。若症状未缓解,5分钟后可重复使用,但15分钟内不超过3次。也可使用硝酸异山梨酯喷雾剂,喷于舌下1-2喷。药物需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
2、休息调整: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选择安静、通风的环境坐下或半卧位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尽量放松全身,减少心脏负担。可解开紧身衣物,保持呼吸通畅。避免自行走动或用力,以免加重心脏负荷。
3、呼吸管理:保持平稳呼吸,避免急促或过度深呼吸。可采用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分钟呼吸8-10次。若条件允许,可吸氧,氧流量为2-4升/分钟,帮助改善心肌缺氧。
4、症状监测:密切观察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若疼痛持续超过15分钟,或伴有冷汗、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记录发作时间、诱因及缓解方式,为后续诊疗提供参考。
5、及时就医:若症状未缓解或加重,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就医。避免自行驾车或步行前往医院,以免途中发生意外。就医时需详细描述发作情况,配合医生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心绞痛患者日常需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太极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液体摄入、药物治疗、氧疗和及时就医。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症状并稳定病情。
1、保持通畅: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避免窒息。若患者意识不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必要时使用吸引器清理口腔分泌物。
2、控制液体:限制患者液体摄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建议每日液体摄入量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避免饮用含钠量高的饮品,如浓汤或运动饮料。
3、药物治疗:根据医生指导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20-40毫克口服或静脉注射、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0.3-0.6毫克舌下含服和强心剂如地高辛0.125-0.25毫克口服。这些药物有助于减轻心脏负荷和改善心功能。
4、氧疗:给予患者高流量氧气,缓解呼吸困难。可使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控制在2-6升/分钟,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
5、及时就医:急性心力衰竭属于急危重症,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送往医院。在等待救援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
在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过程中,饮食和运动护理同样重要。建议患者采用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高钠食物如腌制食品和加工肉类。适量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和菠菜,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运动方面,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逐步进行轻度活动,如床边坐起或短距离行走,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定期监测体重和尿量,及时发现液体潴留的迹象。通过综合护理,可有效控制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