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在中医理论中可能由脾胃虚弱、湿热内蕴、寒湿困脾、肝气犯胃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健脾祛湿、清热利湿、温中散寒、疏肝和胃等方式调理。
1、脾胃虚弱长期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职。表现为大便溏薄、食欲不振,治疗需用参苓白术散等健脾益气,配合艾灸足三里。
2、湿热内蕴过食辛辣肥甘或感受暑湿邪气,肠道传导失常。常见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可用葛根芩连汤清热化湿,辅以马齿苋食疗。
3、寒湿困脾贪凉饮冷或久居潮湿环境,脾阳受损水湿不化。症见腹痛肠鸣、大便清稀,宜选藿香正气散温化寒湿,配合生姜红糖水。
4、肝气犯胃情志失调导致肝郁乘脾,胃肠气机紊乱。多发于情绪波动后,治疗需用痛泻要方疏肝健脾,配合按压太冲穴。
腹泻期间宜进食小米粥、山药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生冷油腻。若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脱水症状,应及时就医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