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局限于膀胱黏膜层或固有层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Ta期、T1期和原位癌三种类型。这类肿瘤未侵犯膀胱肌层,恶性程度相对较低,治疗方式主要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灌注化疗、卡介苗免疫治疗和定期膀胱镜复查。
1、Ta期肿瘤:肿瘤仅局限于膀胱黏膜层,外观呈乳头状生长,复发概率较高但进展风险低。治疗以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吡柔比星、表柔比星等。
2、T1期肿瘤:肿瘤侵犯至膀胱固有层但未达肌层,具有中度恶性潜能。需行二次电切术评估分期准确性,高危患者建议卡介苗灌注治疗,可能伴随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
3、原位癌:扁平状高级别尿路上皮癌,虽未浸润但易进展为肌层浸润癌。标准治疗为卡介苗灌注,对卡介苗无效者可选择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常表现为镜下血尿伴尿细胞学阳性。
4、复发监测:所有患者术后均需定期膀胱镜复查,高危患者每3个月检查一次。复发可能与肿瘤多灶性、术后残留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荧光膀胱镜或窄带成像技术提高检出率。
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接触芳香胺类化学物质,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术后初期选择清淡易消化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