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破裂通常不代表病情好转,可能提示局部炎症或血栓形成,需结合肛门清洁、药物干预等措施处理。
1. 局部感染痔核破裂后暴露创面易受粪便污染,可能引发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复方角菜酸酯栓等抗感染药物。
2. 血栓风险破损痔静脉可能形成血栓导致剧烈疼痛,表现为紫黑色硬结,需医生评估后使用地奥司明片、羟苯磺酸钙胶囊等改善循环药物,严重者需手术切除。
3. 出血加重破裂血管可能持续渗血或喷血,伴随贫血风险,需采用云南白药粉外敷止血,必要时行硬化剂注射或套扎治疗。
4. 愈合延迟肛周潮湿环境易致伤口愈合困难,需每日用高锰酸钾坐浴消毒,配合太宁乳膏等促修复药物,保持排便通畅减少摩擦。
避免久坐久蹲,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增加燕麦、火龙果等高纤维食物摄入,出血持续超过3天或伴发热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