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通常建议在合并胆囊炎反复发作、结石直径超过3厘米、胆囊功能丧失或怀疑癌变时考虑手术。手术指征主要有胆囊结石引发胆绞痛、继发胆总管结石、胆囊萎缩或瓷化胆囊、合并胆囊息肉超过1厘米。
1、反复胆绞痛每年发作超过3次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能与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有关,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可遵医嘱使用山莨菪碱、曲马多、布洛芬等药物缓解症状。
2、继发胆总管结石结石掉入胆总管导致黄疸或胰腺炎,可能与胆囊收缩功能紊乱有关,出现皮肤巩膜黄染、陶土色大便。需行内镜取石或胆总管探查术,药物可选熊去氧胆酸、茴三硫、消炎利胆片。
3、胆囊功能异常胆囊壁增厚超过4毫米或胆囊收缩率低于30%,常由慢性胆囊炎导致,伴随餐后腹胀、脂肪泻。建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可使用头孢曲松、甲硝唑、阿托品控制感染。
4、可疑癌变征象合并胆囊息肉快速增大或结石病史超过20年,可能与黏膜长期刺激有关,表现为体重骤降、持续隐痛。需病理确诊后行根治性手术,诊断期间可应用吉西他滨、顺铂、卡培他滨等化疗药物。
术后需低脂饮食并规律进食,避免快速减重,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胆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