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可能导致腰肌劳损,主要与肌肉萎缩、血液循环不良、姿势不当、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1、肌肉萎缩卧床时腰部肌肉缺乏活动,肌纤维逐渐萎缩,肌肉力量下降,容易在恢复活动时出现劳损。建议定时进行床上被动活动或等长收缩训练。
2、血液循环不良长期保持卧位会使腰部局部血液循环减缓,代谢产物堆积引发炎症反应。可通过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改善。
3、姿势不当床垫过软或卧位姿势不良会导致腰椎曲度异常,加重肌肉代偿性紧张。应选择硬板床,膝下垫枕保持腰椎生理曲度。
4、基础疾病骨质疏松、腰椎退行性病变等患者卧床时更易出现劳损,通常伴随活动受限、晨僵等症状。需治疗原发病,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洛索洛芬钠、双氯芬酸钠等。
卧床期间建议每日进行踝泵运动、直腿抬高等康复训练,逐步恢复活动量时应佩戴腰围保护,出现持续腰痛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