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心绞痛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闷胀感,症状通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典型症状包括胸痛放射至左肩臂、下颌或背部,伴随出汗、呼吸困难或恶心。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发作频率和诱因相对固定。
1、胸痛特点胸痛多位于胸骨中下段,呈压迫性或紧缩感,类似重物压迫。疼痛性质为钝痛而非锐痛,患者常描述为胸口压大石头或束带感。疼痛程度与活动强度呈正相关,快步行走、爬楼梯或搬重物时易发作。典型发作时患者会不自主停止活动,部分人需蹲坐缓解。
2、放射痛范围疼痛可向左上肢尺侧放射,直达无名指和小指,也可向颈部、下颌或上腹部放射。约三成患者表现为牙痛或喉咙发紧,易误诊为口腔疾病。放射痛的发生与心脏交感神经传导通路相关,疼痛区域皮肤可能出现感觉过敏。
3、伴随症状发作时常伴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及恐惧感,部分患者有濒死感。由于心肌缺血刺激迷走神经,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代偿性反应,老年患者更易表现为乏力或气促而非典型胸痛。
4、持续时间症状通常持续2-15分钟,极少超过30分钟。若疼痛持续不缓解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每日发作次数相对固定,多集中在上午或饱餐后。寒冷刺激、吸烟或情绪波动可能成为额外诱因,夜间平卧时发作提示心功能不全。
5、缓解方式停止活动后3-5分钟内逐渐缓解是重要特征,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3分钟见效。采取坐位或站立位比卧位更利于症状缓解,可能与静脉回心血量减少有关。部分患者通过深呼吸或按压疼痛部位试图缓解,但实际效果有限。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避免突然剧烈运动或暴饮暴食。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并控制血压血糖,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外出时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诱发发作,情绪管理可通过正念训练等方式实现。症状频率增加或缓解时间延长时需及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