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息肉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病情发展可出现便血、肛门异物感、排便习惯改变、黏液便等表现。
1、便血血液呈鲜红色附着于粪便表面,多因息肉表面黏膜破损导致,需肠镜明确出血点,可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胶囊、氨甲环酸片、酚磺乙胺注射液等止血药物。
2、肛门异物感直肠下端息肉脱出肛门外时产生坠胀感,可能与长期便秘或炎症刺激有关,建议温水坐浴缓解不适,必要时行高频电切术或结扎切除术。
3、排便习惯改变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可能因息肉机械性阻塞肠腔或刺激肠蠕动紊乱,需完善肠镜检查排除结直肠肿瘤,可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蒙脱石散、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肠道功能。
4、黏液便息肉继发感染时分泌黏液,常伴随肛门潮湿瘙痒,需与溃疡性结肠炎鉴别,可配合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康复新液等药物控制炎症。
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及用力排便,定期进行肛门指检和肠镜检查,发现息肉直径超过5毫米或病理提示不典型增生时应及时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