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息肉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病情发展可出现便血、肛门异物感、排便习惯改变及黏液便等表现。
1、便血血液呈鲜红色附着于粪便表面,多因息肉表面黏膜破损导致。轻微出血可通过调整饮食缓解,反复出血需行肠镜下电凝止血。
2、异物感排便时肛门出现肿物脱出,部分可自行回纳。较大息肉可能需经肛门镜或肠镜切除。
3、排便异常表现为腹泻便秘交替或里急后重感,可能与息肉刺激肠黏膜有关。症状持续需排除结直肠癌变可能。
4、黏液分泌肠道黏液分泌增多导致粪便表面附有黏液,合并感染时可能出现肛门瘙痒。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息肉性质。
日常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及用力排便,出现持续症状建议消化内科或肛肠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