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炎中医治疗可通过健脾益气、清热利湿、温阳固涩、疏肝理气等方法改善症状。中医辨证施治需结合个体体质差异,常见证型包括脾虚湿盛、湿热内蕴、脾肾阳虚、肝郁脾虚等。
1、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虚型慢性肠炎,表现为腹泻反复、食欲不振。常用方剂如参苓白术散,含党参、白术等成分,可配合艾灸足三里。日常需避免生冷油腻食物。
2、清热利湿针对湿热型患者出现黏液便、肛门灼热感,常用葛根芩连汤加减。中成药肠炎宁片含黄连素成分,治疗期间需保持饮食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
3、温阳固涩脾肾阳虚者多见晨起腹泻、畏寒肢冷,推荐四神丸配合附子理中丸。食疗可用山药、芡实煮粥,避免过度劳累及夜间受凉。
4、疏肝理气情绪波动诱发腹痛腹泻时适用痛泻要方,含白芍、陈皮等药材。可配合柴胡疏肝散调节情志,建议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
中医治疗需持续3-6个月,配合低纤维饮食与腹部保暖,急性发作期应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性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