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可通过调整用药方案、对症药物治疗、物理康复训练、多学科联合干预等方式治疗。该症状通常由抗精神病药、钙拮抗剂、胃肠动力药、化疗药物等诱发。
1、调整用药方案逐步减量或停用致病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替代。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类抗精神病药如氟哌啶醇最易诱发,更换为氯氮平等低风险药物。
2、对症药物治疗可使用金刚烷胺改善震颤,左旋多巴缓解运动迟缓,苯海索控制肌强直。症状多表现为静止性震颤、面具脸、齿轮样肌强直等典型帕金森样症状。
3、物理康复训练通过步态训练改善运动迟缓,关节活动度练习减轻肌强直,平衡训练预防跌倒。症状严重程度与药物剂量及使用时长呈正相关。
4、多学科联合干预神经内科调整用药,康复科制定训练计划,必要时心理科介入。老年患者、长期大剂量用药者更易发生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
治疗期间需监测症状变化,加强营养支持,适当进行太极拳等柔缓运动,避免突然停药导致症状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