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月经量变少可能由哺乳期激素变化、子宫内膜修复延迟、甲状腺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激素调节、营养补充、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 哺乳期激素变化哺乳时催乳素水平升高会抑制排卵和雌激素分泌,导致月经量减少。建议哺乳期结束后观察月经恢复情况,无须特殊治疗。
2. 子宫内膜修复延迟分娩后子宫内膜需时间修复,初期脱落不充分可能表现为经量减少。可补充铁剂和优质蛋白促进修复,如琥珀酸亚铁片、蛋白粉。
3. 甲状腺功能异常产后甲状腺炎可能导致甲减,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有关,常伴乏力怕冷。需检查甲功五项,可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
4. 多囊卵巢综合征激素紊乱导致卵泡发育障碍,可能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量少,常伴痤疮多毛。需超声检查和性激素检测,可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
建议增加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避免过度节食,若持续3个月经周期异常需妇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