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后出现低血压可通过调整用药方案、补充血容量、监测血压变化、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低血压通常由药物过量、脱水、体位性低血压、心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用药方案立即暂停当前降压药物,记录血压波动情况,就医后医生可能减少剂量或更换降压药类型。常用调整药物包括氨氯地平、缬沙坦、美托洛尔等。
2、补充血容量快速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缓解血容量不足,避免突然站立。严重时可静脉输注生理盐水,需监测尿量及电解质平衡。
3、监测血压变化每日晨起、服药前、睡前测量卧位与立位血压,绘制血压曲线图。发现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或伴头晕需紧急就医。
4、就医评估排查继发性低血压原因如肾上腺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等,可能需完善动态血压监测、心脏超声等检查调整治疗方案。
建议低盐饮食配合适度有氧运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快速体位变化,随身携带血压记录本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