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仍高可能由药物因素、生活习惯、疾病进展、继发性高血压等原因引起,需通过调整用药、改善生活方式、排查病因等方式干预。
1. 药物因素药物剂量不足、未规律服药或药物联用不当可能导致效果不佳。建议医生评估后调整氨氯地平、缬沙坦或氢氯噻嗪等药物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2. 生活习惯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熬夜或吸烟饮酒会抵消药效。需严格限盐、每日有氧运动并戒烟酒,血压监测需避开情绪激动时段。
3. 疾病进展动脉硬化加重或靶器官损害可能导致难治性高血压,常伴头晕、视物模糊。需完善颈动脉超声等检查,必要时联用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
4. 继发因素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等疾病引发血压难控,多伴夜尿增多或阵发心悸。确诊需查肾素活性或肾上腺CT,针对病因行介入或手术治疗。
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避免摄入腊肉等高钠食品,若血压持续超过160/100mmHg应及时心血管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