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等病原体侵入血液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非单纯血液本身病变。败血症可能由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伤口感染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心率增快、意识模糊等症状。
1、感染源入侵病原体通过皮肤破损、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途径进入血液循环,需立即进行血培养和药敏试验,常用抗菌药物包括头孢曲松、美罗培南、万古霉素。
2、免疫系统失衡免疫力低下时无法有效清除血液中病原体,可能诱发脓毒症休克,需监测血压和器官功能,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
3、炎症介质释放病原体毒素刺激机体释放过量炎症因子,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需进行液体复苏和氧疗,重症需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4、原发感染灶扩散局部感染未及时控制导致病原体入血,需清除感染灶如脓肿引流,联合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广谱抗生素。
出现持续高热伴寒战等疑似败血症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保持充足营养摄入,康复后需定期复查炎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