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带血可能由痔疮、肛裂、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等疾病引起,需根据出血特征和伴随症状综合判断。
1. 痔疮排便时无痛性鲜红色血滴落,血液与粪便不混合,可能伴随肛门瘙痒或肿块脱出。可通过温水坐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缓解,严重时需行硬化剂注射或痔切除术。
2. 肛裂排便时刀割样疼痛伴少量鲜红色血,便后疼痛持续。建议保持软便,使用硝酸甘油软膏促进裂口愈合,慢性肛裂需行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3. 结直肠息肉间歇性暗红色血便,可能伴随排便习惯改变。肠镜检查可确诊并同步进行息肉电切术,病理检查排除癌变风险。
4. 结直肠癌持续性黏液血便伴体重下降、贫血,血液常与粪便混合。需通过肠镜活检确诊,根据分期选择根治性手术或放化疗。
出现血便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长期久坐和辛辣饮食,规律进行肛门指检和肠镜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