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艾灸可选取关元穴、三阴交穴、气海穴、足三里穴等部位,有助于缓解痛经和调节气血,但需注意体质差异及操作规范。
1、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艾灸此穴可温补下焦,改善宫寒引起的经期腹痛。阴虚火旺者慎用,建议由专业医师操作。
2、三阴交内踝尖上三寸处,艾灸能调和肝脾肾三经,缓解经血量异常。月经量过多者应避免强刺激,家长需协助青少年掌握正确位置。
3、气海穴脐下1.5寸处,艾灸可补益元气,适合气血虚弱型痛经。皮肤敏感者须控制艾条距离,出现灼热感应立即停止。
4、足三里膝盖外侧凹陷下三寸,艾灸此穴能健脾和胃,间接改善经期消化不良。建议配合腹部穴位使用,效果更佳。
艾灸前后注意保暖,避免空腹操作,经期出血量大或发热时应暂停艾灸,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个体化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