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哮喘可通过药物控制、运动管理、环境调整、免疫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但无法完全根治。该病通常由气道高反应性、冷空气刺激、运动强度过大、过敏原暴露等原因引起。
1、药物控制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可减轻气道炎症,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能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有助于长期控制症状。
2、运动管理选择游泳、瑜伽等低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前进行15分钟热身,避免在寒冷干燥环境中剧烈活动,运动时采用间歇式训练模式。
3、环境调整冬季户外运动佩戴口罩保暖保湿,避开花粉浓度高的季节和场所,运动场所选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的室内环境。
4、免疫治疗针对过敏原阳性的患者可进行脱敏治疗,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特异性变应原制剂,疗程需持续3-5年。
建议定期复查肺功能,随身携带急救药物,运动前后监测峰值呼气流速,避免接触烟草烟雾等刺激性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