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引起的血管炎(荨麻疹性血管炎)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的皮肤小血管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持续24小时以上的风团伴疼痛或灼热感,可能伴随关节痛、发热等系统症状。该病需与普通荨麻疹鉴别,通常由药物过敏、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等因素诱发。
1、药物过敏:青霉素、磺胺类等药物可能诱发免疫复合物沉积。治疗需停用致敏药物,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严重时需口服泼尼松。
2、感染因素:链球菌或病毒感染可激活补体系统。针对感染源选择抗生素或抗病毒治疗,同时配合依巴斯汀缓解皮肤症状。
3、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易合并血管炎。需治疗原发病,皮肤症状可联合使用奥马珠单抗,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
4、冷球蛋白血症:异常免疫球蛋白遇冷沉淀引发血管炎。保暖基础上使用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急性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患者应记录发作诱因,避免搔抓皮损,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补体水平,出现蛋白尿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