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患者服用泻药后呕吐可能与肠道内容物排出受阻、药物刺激胃肠黏膜、电解质紊乱、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需立即停用泻药并就医处理。
1、肠道梗阻机械性或功能性肠梗阻导致泻药无法起效,可能伴随腹胀、肛门停止排气,需通过胃肠减压、灌肠等解除梗阻,禁用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比沙可啶、酚酞。
2、黏膜刺激泻药直接刺激胃肠黏膜引发呕吐反射,常见于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聚乙二醇、硫酸镁,可改用石蜡油等润滑性泻药并配合止吐药物。
3、电解质失衡频繁呕吐导致低钾低氯血症,可能引发心律失常,需静脉补充氯化钾、葡萄糖盐水,监测血电解质水平。
4、感染加重肠梗阻继发肠道菌群移位可能诱发脓毒症,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升高,需使用头孢曲松、甲硝唑等抗感染治疗。
肠梗阻急性期应禁食禁水,症状缓解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避免高纤维及产气食物,严格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