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出现肌肉酸痛可能由肿瘤细胞浸润、高钙血症、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变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评估明确病因。
1. 肿瘤浸润骨髓瘤细胞直接侵犯骨骼肌或软组织,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和机械性压迫,可表现为持续性钝痛伴活动受限。治疗需针对原发病采用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靶向药物控制肿瘤进展。
2. 高钙血症骨髓瘤引发的骨质破坏使血钙升高,钙盐沉积在肌肉组织引发痉挛性疼痛,常伴多尿、嗜睡。需静脉补液联合双膦酸盐类药物降钙,如唑来膦酸、帕米膦酸二钠。
3. 淀粉样变性异常蛋白沉积在肌肉微血管导致缺血性损伤,疼痛呈进行性加重伴肌无力。需通过活检确诊,治疗采用马法兰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清除异常蛋白。
4. 周围神经病变肿瘤分泌的M蛋白损伤神经髓鞘,表现为烧灼样痛伴感觉异常。可选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神经调节药物,同时需控制原发病。
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血钙及肾功能,疼痛急性期可局部热敷但避免剧烈按摩,日常补充维生素D和优质蛋白有助于维持肌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