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持续低热、淋巴结肿大、反复口腔溃疡等症状。确诊需通过HIV抗体检测、核酸检测等医学检查,常见传播途径包括无保护性行为、血液接触及母婴垂直传播。
1、高危行为评估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共用注射器等高危行为后,建议3-6周进行HIV抗体筛查。窗口期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需遵医嘱重复检测。
2、急性期症状感染后2-4周可能出现发热、皮疹、咽痛等类流感症状,持续1-2周自行缓解。这些非特异性表现易被忽视,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3、无症状期表现感染者可能维持8-10年无显著症状,但CD4+T淋巴细胞持续下降。定期体检发现淋巴细胞计数异常时需排查HIV感染。
4、艾滋病期特征CD4细胞低于200个/μL时,可能出现卡波西肉瘤、肺孢子菌肺炎等机会性感染。此阶段需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
避免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发生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可使用阻断药物。日常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