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可通过孕期筛查、产前检测、新生儿血液检查等方式发现,感染风险主要与母婴传播途径、母亲病毒载量、分娩方式、哺乳方式等因素相关。
1、孕期筛查所有孕妇需在首次产检时进行HIV抗体检测,阳性者需进一步做病毒载量检测确认感染状态,建议孕早期完成筛查以便及时干预。
2、产前检测感染孕妇需每3个月复查病毒载量,孕晚期需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评估免疫状态,病毒载量超过1000拷贝/毫升需启动抗病毒治疗。
3、新生儿检查HIV暴露新生儿需在出生后48小时内进行核酸检测,6周及4个月时重复检测,18个月后需进行抗体检测确认最终感染状态。
4、阻断措施感染孕妇需接受规范抗病毒治疗,选择剖宫产分娩,避免母乳喂养,新生儿出生后需预防性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6周。
规范实施母婴阻断措施可将HIV垂直传播概率降至2%以下,建议所有育龄女性孕前进行传染病筛查,感染孕妇需在专科医院建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