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患者通常可以适量食用花生,但需警惕过敏反应。花生过敏可能诱发或加重瘙痒,主要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组胺释放增加、遗传易感性、交叉过敏反应等因素相关。
1、免疫系统异常反应花生蛋白可能被免疫系统误判为有害物质,引发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建议家长观察孩子食用后是否出现皮疹或呼吸困难,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抗过敏。
2、组胺释放增加花生中的致敏成分会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导致血管扩张和瘙痒。家长需避免给过敏体质儿童食用花生制品,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苯海拉明注射液、依巴斯汀片、咪唑斯汀缓释片。
3、遗传易感性家族有花生过敏史者发病概率显著增高。这类人群应提前进行过敏原检测,日常备妥肾上腺素笔,突发严重过敏时使用泼尼松龙片、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异丙嗪注射液急救。
4、交叉过敏反应对桦树花粉等过敏者可能对花生存在交叉反应。此类患者需同时规避相关过敏原,皮肤瘙痒发作时可短期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缓解症状。
非过敏引起的皮肤瘙痒患者可正常食用花生,但需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穿着透气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