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轮状病毒腹泻可通过补液治疗、饮食调整、肠道黏膜保护剂、益生菌等方式治疗。轮状病毒感染主要与病毒直接侵袭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喂养器具污染、接触感染者等因素有关。
1、补液治疗口服补液盐是治疗关键,可预防脱水。轮状病毒导致肠黏膜损伤后,钠葡萄糖协同转运受阻,建议家长按医嘱使用低渗型口服补液盐Ⅲ,避免高糖饮料加重腹泻。
2、饮食调整母乳喂养婴儿应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可改用无乳糖配方。家长需少量多次喂养,避免高渗食物刺激肠道。病毒损伤乳糖酶活性可能引发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3、肠道保护剂蒙脱石散可吸附病毒毒素并保护肠黏膜。该药物能与轮状病毒表面VP4蛋白结合,减少病毒对肠绒毛的破坏,使用时需与其他药物间隔两小时。
4、益生菌应用布拉氏酵母菌等特定菌株可缩短病程。轮状病毒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益生菌通过竞争性抑制病毒复制,家长需注意选择有临床证据的菌株。
护理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尿量、精神状态等脱水指征,便后及时清洁臀部,所有喂养器具应煮沸消毒,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