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临床分期可分为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各期病理特点与干预策略不同。
1、超急性期发病6小时内,血肿持续扩大风险高,需紧急控制血压并评估手术指征,此期死亡率最高。
2、急性期发病6小时至7天,脑水肿进行性加重,重点监测颅内压,可考虑血肿清除术或脱水治疗。
3、亚急性期发病1-4周,血肿开始吸收,需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同时启动早期康复训练。
4、慢性期发病1个月后,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为主,需长期康复治疗,部分患者需处理脑积水等后遗症。
脑出血患者需根据分期特点调整治疗方案,恢复期应坚持肢体功能锻炼与语言训练,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