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跟疼痛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脂肪垫萎缩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理疗、药物缓解、矫形器具、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足底筋膜炎长时间站立或运动过度导致足底筋膜劳损,表现为晨起第一步剧痛。建议减少跑跳活动,冰敷疼痛部位,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
2、跟骨骨刺跟骨长期受力不均形成骨质增生,行走时刺痛明显。需穿戴足弓支撑鞋垫,疼痛发作时可短期使用氟比洛芬贴膏、依托考昔片、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抗炎药物。
3、跟腱炎运动前热身不足或鞋子不合适引发跟腱反复牵拉损伤,伴随局部肿胀。应暂停剧烈运动并进行跟腱拉伸训练,急性期可配合使用酮洛芬凝胶、布洛芬缓释胶囊、地奥司明片等。
4、脂肪垫萎缩中老年人足跟脂肪垫变薄导致缓冲能力下降,久站后钝痛加重。推荐选择软底缓震鞋,可尝试超声波理疗,必要时注射玻璃酸钠改善局部润滑。
日常避免穿硬底鞋,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疼痛持续两周以上需骨科就诊排除应力性骨折等严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