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引起心悸可通过心理调节、呼吸训练、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心悸通常由自主神经紊乱、过度换气、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原因引起。
1、心理调节焦虑情绪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时,可通过正念冥想、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日常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
2、呼吸训练过度换气引发心慌时,采用腹式呼吸法减缓呼吸频率。建议每分钟6-8次深呼吸,重复进行可降低血中二氧化碳浓度。
3、药物治疗严重心悸可遵医嘱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或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劳拉西泮。药物需持续使用2-4周起效。
4、物理治疗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手段可调节大脑神经递质。生物反馈疗法帮助患者感知并控制心率变化,需专业机构重复进行10-15次。
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心内科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