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胆道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等方法。具体方案需根据肿瘤位置、分期及患者身体状况综合评估。
1、胆道引流术:通过穿刺建立外引流通道缓解梗阻性黄疸,常用术式包括PTCD和ENBD,适用于无法手术的晚期患者,需定期更换引流管预防感染。
2、支架植入术:在梗阻部位放置金属或塑料支架维持胆道通畅,可分为经内镜逆行置入和经皮穿刺置入两种路径,可能发生支架移位或再狭窄。
3、射频消融术:通过电极针产热直接毁损肿瘤组织,对直径小于3厘米的病灶效果较好,可能引起胆漏或出血等并发症。
4、粒子植入术:将放射性碘125粒子永久植入肿瘤内部进行持续照射,需严格计算放射剂量,可能出现放射性胆管炎等不良反应。
介入治疗后需监测肝功能变化,配合营养支持治疗,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疗效,中晚期患者可联合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