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多数属于良性病变,通常无须特殊治疗,预后良好。是否需要干预主要取决于瘤体大小、生长速度及症状表现,常见处理方式有定期观察、药物治疗、介入栓塞、手术切除。
1、定期观察直径小于5厘米且无症状的血管瘤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超声,监测瘤体变化。日常避免腹部撞击或剧烈运动。
2、药物治疗生长较快的血管瘤可考虑普萘洛尔、噻吗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或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可能出现心率减慢等副作用。
3、介入栓塞适用于中等大小且有压迫症状的血管瘤,通过股动脉穿刺注入栓塞剂阻断供血血管。术后可能出现发热、腹痛等栓塞后综合征。
4、手术切除巨大血管瘤或疑似恶变时需行肝段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术后需监测肝功能,预防出血和感染。
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避免饮酒及肝毒性药物。若出现右上腹持续疼痛、腹胀或黄疸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