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和霍乱均属于甲类传染病,但鼠疫的致死率及传播风险更高。两者危害程度主要与病原体毒性、传播途径、治疗难度等因素相关。
1、病原体差异鼠疫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可通过跳蚤叮咬、呼吸道飞沫传播;霍乱由霍乱弧菌导致,主要通过污染水源或食物传播。前者潜伏期短且易引发败血症或肺鼠疫。
2、临床表现鼠疫可表现为腺鼠疫(淋巴结肿痛)、肺鼠疫(咯血、呼吸困难)等,未治疗者病死率超过50%;霍乱主要表现为剧烈腹泻、脱水,及时补液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3、传播速度肺鼠疫可通过空气传播,易引发聚集性疫情;霍乱暴发多与卫生条件差相关,水源污染可导致区域性流行。
4、防控难度鼠疫需严格隔离患者并灭蚤灭鼠,抗生素需早期使用;霍乱防控依赖清洁饮水及疫苗接种,口服补液盐是关键治疗手段。
接触疑似病例或疫区暴露后应立即就医,日常需注意个人防护与环境卫生,避免接触野生动物或饮用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