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湿热可通过艾灸关元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等穴位实现。艾灸具有温经散寒、祛湿化浊的作用,适合湿热体质人群调理。
1、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艾灸该穴位可温补下焦阳气,改善小腹冷痛、带下清稀等寒湿症状。建议使用清艾条悬灸10分钟左右。
2、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外侧凹陷下三寸,艾灸此处能健脾和胃,缓解脘腹胀满、大便黏滞等脾胃湿热表现。可配合隔姜灸增强祛湿效果。
3、阴陵泉穴:小腿内侧胫骨后缘凹陷处,艾灸此穴有利水渗湿功效,对下肢浮肿、小便黄赤等湿热下注症状有帮助。
4、三阴交穴:内踝尖上三寸,三阴经交汇处,艾灸可同时调理肝脾肾三脏湿热,改善口苦咽干、白带黄稠等症状。
艾灸前后需补充温水,避免空腹操作,施灸后注意保暖防风寒。湿热症状严重者建议配合中药调理,孕妇及皮肤破损者禁用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