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止咳主要选取肺俞穴、大椎穴、天突穴、膻中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可缓解咳嗽症状,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操作,避免烫伤或加重病情。
1、肺俞穴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属足太阳膀胱经。该穴位与肺部功能密切相关,艾灸肺俞穴有助于宣肺止咳,适用于风寒袭肺或肺气不足引起的咳嗽。操作时需让他人协助定位,采用温和灸法,每次10-15分钟。咳嗽伴有黄痰或发热时不宜灸此穴。
2、大椎穴大椎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为督脉要穴。艾灸大椎穴能振奋阳气、驱散风寒,对风寒型咳嗽效果显著。可用艾条悬灸5-10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体质虚弱者应缩短艾灸时间,高血压患者慎用此穴。
3、天突穴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中央,属任脉穴位。该穴位直接作用于气道,艾灸天突穴能降逆止咳,特别适合咽喉发痒引发的刺激性干咳。施灸时需仰头暴露穴位,采用雀啄灸法,每次3-5分钟。甲状腺疾病患者禁用此穴艾灸。
4、膻中穴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为气会之穴。艾灸膻中穴可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对胸闷伴咳嗽有改善作用。建议用艾炷隔姜灸3-5壮,或艾条回旋灸5-8分钟。孕妇及心脏疾病患者应避免刺激该穴位。
5、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属足阳明胃经。艾灸此穴能健脾益肺、增强正气,适用于久咳体虚者。可采用温和灸法持续10-15分钟,配合肺俞穴效果更佳。皮肤破损或糖尿病患者需谨慎操作。
艾灸治疗咳嗽期间需注意保暖避风,忌食生冷辛辣食物。每日饮水量应保持1500-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痰液。若咳嗽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艾灸并就医。平时可练习腹式呼吸锻炼肺功能,建议选择百合、银耳、梨等润肺食材辅助调理。艾灸后2小时内不宜洗澡,避免寒气入侵影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