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小关节错位可通过手法复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功能锻炼等方式治疗。腰小关节错位通常由外力损伤、姿势不良、肌肉劳损、退行性病变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由专业医师通过推拿或牵引技术复位错位关节,急性期需避免自行操作。复位后可能出现局部酸胀感,通常1-3天缓解。
2、药物治疗可能与炎症反应、神经压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部剧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
3、物理治疗通过超短波、红外线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治疗期间需保持腰部制动,建议每周进行2-3次治疗。
4、功能锻炼恢复期可进行小燕飞、五点支撑等动作强化核心肌群。锻炼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引发二次损伤。
日常应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久坐久站,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急性期可通过热敷缓解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