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梅毒可通过青霉素治疗、定期血清学检测、性伴侣同步筛查、避免高危行为等方式干预。梅毒通常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分为一期、二期、潜伏期和三期。
1、青霉素治疗苄星青霉素是梅毒首选药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多西环素或头孢曲松。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用药,避免耐药性产生。
2、血清学检测治疗后需定期检测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评估治疗效果。一期梅毒治疗后第3、6、12个月各复查1次。
3、性伴侣筛查确诊前90天内有过性接触的伴侣均需接受梅毒检测,阳性者需同步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无保护性行为直至双方治愈。
4、高危行为规避避免多性伴、无保护性行为等高风险暴露。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传播概率,但无法完全阻断梅毒螺旋体传播。
治疗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出现吉海反应需及时就医,二期梅毒皮疹无须特殊处理但需防止抓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