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后乳房下垂可能由激素水平变化、皮肤弹性下降、乳腺组织萎缩、哺乳姿势不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穿戴合适内衣、锻炼胸肌、医美治疗、手术矫正等方式改善。
1、激素变化妊娠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使乳房增大,断奶后激素骤减导致乳腺萎缩。建议通过渐进式断奶帮助激素平稳过渡,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E软胶囊、胶原蛋白肽粉、大豆异黄酮等营养补充剂。
2、皮肤松弛孕期乳房体积增大使皮肤纤维过度拉伸,哺乳期后真皮层胶原蛋白流失。日常可进行冷热交替淋浴刺激血液循环,配合使用含积雪草苷的乳霜、透明质酸精华、弹力蛋白修复霜等外用制剂。
3、悬韧带损伤库珀韧带长期牵拉可能导致结构性松弛。推荐进行跪姿俯卧撑、哑铃飞鸟等胸肌锻炼,医美可选择射频紧致治疗,药物方面可考虑口服葡萄籽提取物、辅酶Q10、水解弹性蛋白等。
4、哺乳不当单侧哺乳或含乳姿势错误会造成受力不均。应保持双侧交替哺乳,使用哺乳枕减轻牵拉,临床可注射聚左旋乳酸刺激胶原再生,严重下垂者需行乳房悬吊术或假体植入术。
哺乳期间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避免快速减重,坚持佩戴有支撑力的哺乳内衣,断奶后3-6个月是乳房自然恢复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