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焦虑症是一种突发性、强烈的焦虑发作,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亚型,主要表现为心悸、出汗、颤抖等躯体症状伴随濒死感或失控感。急性焦虑症通常由心理应激、神经递质失衡、慢性疾病诱发、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引起。
1、心理应激短期内遭遇重大生活事件或长期压力积累可能触发急性焦虑发作,建议通过心理咨询、正念训练等方式缓解情绪压力。
2、神经递质失衡γ-氨基丁酸系统功能异常或5-羟色胺水平紊乱可能导致脑区过度兴奋,可遵医嘱使用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3、慢性疾病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律失常等疾病可能引发类似焦虑症状,需治疗原发病同时控制焦虑,常用药物包括普萘洛尔、劳拉西泮等。
4、遗传易感性家族中有焦虑障碍病史者发病概率较高,早期识别预警症状并建立规律运动习惯有助于预防发作。
保持规律作息,限制咖啡因摄入,练习腹式呼吸可减少发作频率,发作时建议在安静环境采用 grounding 技术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