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清洁消毒、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耳朵出血通常由外伤、中耳炎、鼓膜穿孔、外耳道肿瘤等原因引起。
1、压迫止血轻微外伤导致的耳部出血可用无菌纱布轻压止血,避免用力掏耳或触碰伤口,保持耳道干燥清洁。
2、清洁消毒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血迹,配合医用碘伏消毒,防止继发感染。禁止自行使用棉签深入耳道清洁。
3、药物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伴随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4、手术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或外耳道血管瘤破裂需行鼓膜修补术、血管瘤切除术,术后需避免耳道进水并定期复查。
治疗期间避免游泳、乘坐飞机等气压变化活动,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出血持续或伴眩晕呕吐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