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经皮肝穿刺胆囊引流术、胆囊切除术等方式治疗。胆囊炎通常由胆结石、细菌感染、胆汁淤积、胆囊缺血、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胆囊炎患者需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急性发作期应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缓解期可少量多餐,选择低脂易消化食物如米粥、蒸蛋等。长期需保持膳食均衡,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2、药物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胆囊炎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胆绞痛发作时可使用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解痉止痛。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胶囊有助于改善胆汁淤积。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3、中医调理中医认为胆囊炎多因肝胆湿热、气滞血瘀所致。可选用消炎利胆片、胆宁片等中成药,或采用针灸疗法刺激胆俞、阳陵泉等穴位。中药方剂如大柴胡汤加减可疏肝利胆,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配合耳穴压豆、拔罐等外治法可缓解症状。
4、经皮肝穿刺胆囊引流术对于化脓性胆囊炎或全身状况差无法耐受手术者,可采用经皮肝穿刺胆囊引流术。该微创手术在超声引导下将引流管置入胆囊,引流脓性胆汁减轻胆囊压力。术后需定期冲洗引流管,监测引流液性状和量,配合抗生素治疗。
5、胆囊切除术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炎或合并胆囊坏疽、穿孔等严重情况需行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是首选术式。开腹手术适用于粘连严重或解剖变异者。术后可能出现腹泻、消化不良等,需逐步适应低脂饮食。
胆囊炎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持续腹痛、黄疸等症状及时就医。戒烟限酒,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寄生虫感染。